首页 > 新闻-看见河北网 > 看见河北 > 正文

坚持“双创方针”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章来源:(海东时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09 05:31:07

陈习新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写入党章,开启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凸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坚持“双创”方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双创”方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通过马克思主义准确认清中国国情,这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前提。中华文化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在延续了5000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复兴。这不是将曾领先于世界文明几千年的文化原封不动地搬到今天和未来,而是在扬弃的过程中推动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与日俱新。

第二,必须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双创”方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领导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始终不忘初心,努力前行,缔造了崭新的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孕育形成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独特的价值文化。因此,党的坚强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决定性力量。

第三,必须要在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双创”方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能够自信,是由经济发展实力所决定的。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能够自信,归根结底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深度认同和高度肯定。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依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第四,必须要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持“双创”方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更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九大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为报告的题目,既深刻体现出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是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治国理政、安邦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提资源,也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和平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五,必须要在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时坚持“双创”方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领先于世界,就源于在与其他文明的不断融合互鉴中丰富和完善自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绝不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开放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性,不是囫囵吞枣,而是在批判基础上的有益借鉴。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做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我们要始终牢记,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是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变方向,更不是要丢掉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