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龙 本报记者 刘丽伟
对于宝联勇久朝阳市科技有限公司,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说到安踏、卡帕、N+a、阿迪达斯、ZARA、c&a等国内、国际著名品牌,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这些知名品牌的时装、运动装,每年有260万件(套)从宝联勇久走下流水线。换句话说,宝联勇久正是这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授权供应商和合作方。
冬闲时节,在龙城区西大营子镇西涝村一处利用闲置大棚建起的厂房里,记者见到十几位农村妇女正在机器旁低头忙碌着,她们在赶制一批服装。组长张秀梅介绍说,15个工人都是本村的,平均年龄40岁左右。这个开在村里的服装工厂,既满足了农村妇女就近上班挣钱的愿望,又不耽误照顾家,自8月28日开工以来,受到了当地人的普遍欢迎。这个服装工厂是宝联勇久在该村建的扶贫工厂。据了解,像这样的扶贫工厂,宝联勇久已经在全市建了25家,目前已经有9家投入运营,有的扶贫工厂已经可以生产国际品牌服装。
宝联勇久朝阳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公司董事长王孝久出生于朝阳县七道岭乡,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曾先后受聘于北京香港珂曼国际集团公司、北京宝华联汇商贸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一职。2011年初春,王孝久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家乡,踏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创业之初,公司没有一流的服装设计师,王孝久就到一些知名企业“取经”,多方招贤聚能,以此壮大企业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知名度。他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负责设计、打版、出样,确保客户满意。无论订单大小,他都一视同仁,保质保量。对于一些没有预付定金的单子,经过审慎了解,他也敢于承接。就这样逐渐打开了市场,客户越来越多,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公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经济下行的前几年,公司不但没有裁员减薪,反而成立了多家子公司,效益蒸蒸日上。2016年公司产值逾1.5亿,创汇350万美元,上缴税费400万元,安置就业及协助就业2000余人,人均收入达3万余元,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举足轻重的服装研发生产基地。
2015年底,宝联勇久与朝阳县七道岭乡大马场村合作,投资78万元,利用村闲置厂房,建成了第一家扶贫工厂,招募当地45名农村妇女和剩余劳动力搞服装加工,年生产服装5.5万件,实现产值440万元,利税近50万元。2016年,王孝久又在龙城区水泉村投资38万元,利用废弃大棚建起了第二家扶贫工厂,安置就业35人。扶贫工厂的建立,不但解决了企业用工,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部分农民增收致富,有效解决了当地贫困农民精准脱贫的难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服装产业扶贫这一模式的积极作用,王孝久正紧锣密鼓地在朝阳市各县(市)区建扶贫工厂。计划在龙城区一期建设20家,平均每家扶贫工厂投资100万元,可安置贫困人口就业1200人;在北票市建5家,每家扶贫工厂拟投资100万元,安置就业85人;在朝阳县建设15家,每家扶贫工厂拟投资100万元,安置就业85人。扶贫工厂的建成,一方面可解决就业和扶贫问题,同时还可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目前已在朝阳县、喀左县、凌源市、龙城区建成25家扶贫工厂,有9家已投产运营。
“服装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市场需求一直存在,只要有优质的服装产品就不用担心没有市场。”王孝久认为,京津冀地区服装行业的产业转移,势必要让退出京津冀的服装企业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京沈高铁的贯通与朝阳交通枢纽的作用适时可以借力,为服装行业布局在辽宁朝阳奠定了良好基础,闯出适应服装企业发展壮大的广阔天地,指日可待。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