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勇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对朝阳市民来说,5年来的朝阳生态环境变化,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变化。这种环境变化带来的幸福感,足以让朝阳市民为之自豪,而且这种良好态势继续提升着市民的幸福指数。
全市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好的环境得益于严的措施。为落实“大气十条”,全市严格落实朝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月调度、现场督察、发函督办和自查自评制度。扎实推进“高效一体化供热、气化朝阳”等重点工作,朝阳城区北部集中供热改造工程开工建设,2017年底将实现城区北部集中供热。
在具体工作中,以严控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和秸杆禁烧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拆除朝阳城区建成区内目标责任书中规定的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超额完成淘汰黄标车;35吨以上燃煤锅炉及水泥厂的污染源全部实现在线监控;燕山湖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鞍钢朝阳钢铁公司原料场防尘网等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全部完成;全市建筑施工场地均按相关要求落实了扬尘污染防控措施;城区道路实行了定期清洗,“以吸代扫”装备和各种湿式作业得到进一步推广。组织开展了秸杆禁燃督察活动,从市到乡镇逐级签订了责任状,建立实行了零报告制度。
多措并举努力改善水环境
为严格落实“水十条”,我市印发了《朝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签订了省、市、县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积极开展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定界、测绘和立标工作,全市水源保护区定界技术报告编制完成并通过省厅专家组评审。编制了《朝阳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项目储备库总体实施方案》,白石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18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项目储备库。凌源市青龙河国土江河综合整治项目、北票市白石水库生态湖泊试点方案通过省级审核并已分别上报国家相关部委。加强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和日常监管,全市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达标运行,11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投入运营,国电电力朝阳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和凌源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工程,北票市、喀左县、建平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正在推进中。目前,全市继续严格落实重点河流“河长制”,对全市8条河流的13个考核断面进行每季度一次现场勘查和监测工作,确保了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全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等环保重点工作也在扎实推进。
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已经提到日程之上。为认真落实“土十条”,我市编制完成了《朝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启动了全市拉网式全覆盖农村环境综合工程。加强畜禽养殖小区管理,开展了禁养区划定工作……一切都在行动,一切都在向好,更加宜居的环境也正在向我们走来!